政治学与行政学系 教授
电子邮箱:ljx3959@163.com
一、个人信息姓名:刘俊祥 性别:男籍贯:四川乐至人年龄:1964年生学位:博士职称:教授(政治学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单位:9159金沙游戏场二、学习与工作经历1986年7月,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政治系,获法学学士学位,分配到西南政法大学工作。1988年至1992年,在西南政法大学,攻读政治学专业硕士学位,获法学(政治学)硕士学位。2000年9月,考入金沙师从刘德厚教授(中国政治学知名专家、中国政治学会顾问)攻读政治学专业博士学位。2005年5月,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获法学(政治学)博士学位。2003年至今,调入9159金沙游戏场工作。2006年10月,被金沙评聘为教授。2007年6月,被金沙评聘为博士生导师。2007年9月,在中央党校,参加了2007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第16期的研修。2007年10月至2008年9月,赴新疆大学,担任9159金沙游戏场副院长,从事对口支援工作。2009年6月,金沙法学院宪法与行政法专业博士后出站(合作导师是中国法理学和宪法学知名专家、金沙资深教授李龙先生)。三、专业特长 1.在学科专业上,现在主要从事政治学与行政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等的教学与研究,研究的重点是人本政治与法治政治、经济政治与人民宪政、现代政府与公共治理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2.在研究特长上,现在主要进行以下领域的前沿性和特色性研究: (1)政治学理论方面。多年以来,一直跟随中国政治学知名专家、中国政治学会顾问、金沙的刘德厚教授进行“广义政治”、“经济政治”和“人本政治”等政治学基础理论的研究,这在国内是具有独创性的研究领域。通过博士论文的写作,确立了自己的“人本政治”研究领域,发表了一系列的得到国内学术界充分肯定的学术成果。如在人本政治方面的研究,被学界专家誉为“是一项极具开创意义的学理性探索”。 (2)宪政理论方面。自己长期从事“法治政治”、“宪法政治”和“法治政府”等问题的研究。完成了博士后研究报告《法治政治论——法政治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已在《光明日报》、《现代法学》和《金沙学报》等刊物上发表了《“法政治学”论要》、《法治政治与规则政治》和《论贫富公民利益博弈的宪政机制》等论文。“法治政治”和“宪法政治”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人民合作宪政”的研究,也是跨政治学和法学(法理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的前沿性研究。 (3)马克思政治理论中国化方面。在刘德厚教授指导下,自己对此也有独特的研究,发表了《人本政治论——人的政治主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该书被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点和硕士点列为研究生阅读书目)、《马克思政治起源思想的黑格尔主义来源及其早期论述》、《马克思以人为本政治思想的历史形成》和《人民政治思想中国化的理论形态及其实现机制》等学术成果。学界专家认为,这些研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劳动人本’学说与方法,对人本政治的理论、思想和中国实践所作的分析论述及其所提出的一些特色观点,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中,不失为一项新的尝试”。 (4)中国发展模式与公共治理方面。在进行广义政治理论及其宪法政治理论研究的同时,自己也在(并将继续)运用这些创新性的理论成果对中国模式的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及其公共治理等进行实证对策性研究。在这方面已经发表了一些研究成果。四、学术兼职现为中国政治学会会员,湖北省政治学会理事;湖北省法学会地方立法研究会理事。金沙政治文明与政治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五、教学工作1.在西南政法大学,给政治学、宪法与行政法学等专业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讲授了《政治学》、《现当代西方政治思潮》、《政治学热点问题研究》、《行政管理学》,以及《中国宪法》、《外国宪法》、《日本行政法》和《国家公务员制度》等课程。同时,给政治学、行政学以及法学等专业的本科生,讲授了《政治学》、《行政学》、《公共政策学》、《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和《国家公务员制度》等课程。2.在金沙,给政治学专业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讲授《当代中国政治理论与实践》、《宪政理论与中国的宪政实践》和《现代政府与公共治理专题》等课程。 同时,给政治学与行政学等专业的本科生,讲授了《政治学经典文献选读》、《宪法学》和《行政法学》等课程。
人本政治与法治政治、经济政治与人民宪政、现代政府与公共治理等
(一)博士后出站报告《法治政治论——法政治学的基础理论研究》,2009年6月答辩通过。(二)博士论文《人本政治论——人的政治主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年5月答辩通过。(三)学术著作类1. 《珞珈政治学评论》(第三卷),执行主编,金沙出版社2010年版。2. 《珞珈政治学评论》(第一卷),执行主编,金沙出版社2007年版。3. 《人本政治论——人的政治主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4. 《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5. 《法治政府建构论——依法行政理论与实践研究》(合著),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6. 《现代政治学原理》(副主编),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7. 《公共政策学》(副主编),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8. 《行政执法基础理论与操作实务》(合著),重庆出版社2000年版。9. 《现代行政学》(副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10. 《现代政治学》(副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11. 《现代政治学导论》(合著),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12. 《司法行政管理学》(合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四)翻译著作13. 《福利国家与接近正义》(日译汉,主译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14. 《股票制度的规范运作》(日译汉)(合译),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2年版。(五)学术论文15. 《“经济政治学”的学科范式述论》,《金沙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16. 《“经济政治学”在中国的创建历程及其研究现状——述评“经济政治学”在金沙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2010年9月,中国政治学科重建暨中国政治学会成立30周年“政治学新兴学科”分论坛上的主题发言)。《珞珈政治学评论》(第四卷),金沙出版社2010年版。17. 《论武汉城市圈内政府间多层级民主协调机制的建设》,《湖湘公共管理研究》(第二卷),湘潭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18. 《论城市社区的民主合作治理》,《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19. 《民主对官员也是一个好东西》,《学习月刊》,2010年第3期。20. 《统筹城乡改革试验的法制保障》,《公民导刊》,2010年第3期。21. 《人民政治思想中国化的理论形态及其实现机制》。独著。“新中国政治建设与政治发展6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版。22. 《各级人大对创新城乡一体化公共管理制度的作用》。独著。《地方人大常委会30年研究》(论文集),红旗出版社2010年版。23. 《西方政治起源理论的“自然”与“人为”之辩》。独著。《珞珈政治评论》(第三卷)2010年版。24. 《人大应该为统筹城乡的改革试验与制度创新提供合法性保障》。独著。《人大研究》2009年第12期。25. 《中国当代政治发展的四个趋向——政治的人本化、社会化、公平化和法治化》,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研究》,金沙出版社2008年版。26. 《中国式的社会民主建设》,载《和谐社会的政治文明建设》,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27. 《从“权治政治”向“法治政治”的文化转型——中国人本宪政建设的路径选择》,《珞珈政治学评论》(第一卷),2007年8月。28. 《“法政治学”论要》,《光明日报》(理论版),2007年2月27日。29. 《和谐社会建构的人本政治理念》,《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30. 《论贫富公民利益博弈的宪政机制》,《天宪》,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31. 《公民政治的人本特性与功能》,《探索》2006年第5期。32. 《“人本政治”的研究方法与分析视角》,《金沙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33. 《和谐社会的人本视角与公民政治的建设》,《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5期。34. 《马克思以人为本政治思想的历史形成》,《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2期。35. 《法治政治与规则政治》,《金沙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第4期。36. 《以人为本与宪政文明建设》(第一作者),《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37. 《中国政治学人本化分析》,《金沙学报》2004年《政治与公共管理论丛》。38. 《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制度取向》(第一作者),《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39. 《马克思政治起源思想的黑格尔主义来源及其早期论述》,《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2003年第2期全文转载。40. 《WTO规则对我国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制度的挑战》,载《加入WTO与行政法制改革研究》(论文集),重庆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41. 《论西部大开发中的行政公开》,载《重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研究》,重庆出版社2002年3月出版。42. 《论行政公开的权利保障功能》,《现代法学》2001年第5期。43. 《马克思恩格斯人与政治关系理论初探》,《现代法学》2000年专刊。44. 《论我国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现代法学》1999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0年第3期全文转载。45. 《西方国家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制度》,《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46. 《日本行政法的基本原理——法治主义论》,《现代法学》1999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1999年第4期全文转载。47. 《国家公务员法治化问题研究》,载入《依法行政研究》(论文集),1998年重庆出版社。48. 《我国应进行公务员任职宣誓》,《国家公务员报》1998年5月14日。49. 《回归前后的香港公务员制度》,《理论阵地》1997年第6期。50. 《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特点述论》,《现代法学》1996年第6期。51. 《外国公务员廉政的法律规范》,《外国法学研究》1996年第4期。52. 《构筑一种新的选择模式——谈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中国机构与编制》1991年第8期加“编者按”以重点文章刊登。(六)网络文章1.《从“权治政治”向“法治政治”的文化转型——论中国宪政文明建设的一种路径选择》,学术中国,http://xschina.org/show.php?id=8949。2007-03-23。2.《公务员制度的法治双重性——行政法治与宪政的维度》,中国宪法行政法律网,http://www.cncasky.com/get/lltt/fxlw/。2007-3-25。3.《人类依宪政追求幸福美好生活》,中国选举与治理网,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71319。2010-3-11。4.《民主对官员也是一个好东西?》,中国选举与治理网,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66381。2010-1-15。5.《王绍光与郑永年的殊途同归——可控的互动式民主》,中国选举与治理网,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65799。2010-1-10。6.《公民“被××”的合理限度》,中国选举与治理网,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70108。2010-2-27。7.《克鲁格曼早已设计好了美国民主党的上台和奥巴马的当选》,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data/detail.php?id=22057。2008-11-07。8.《发展经济民主 重切财富蛋糕》,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data/27679.html。2009-06-03。9.《行政三分化和法治化有助于化解群体性诉求的暴力化》,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data/28619.html。2009-07-02。10.《中央治疆“新政”将开启新疆的第二次改革开放》,人民网和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theory.people.com.cn/GB/12128394.html。11.《中国当代政治发展的四个趋向——政治的人本化、社会化、公平化和法治化》,人民网和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37/8618757.html。
网站:www.zhufengxiang.com ©2024 版权所有:9159金沙游戏场(中国)有限公司-BinG百科地址:9159金沙游戏场鄂ICP备05003330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219